莫迪里阿尼
论文期刊
2023年08月10日

最近有个新闻,建筑大师大卫·奇普费尔德拒认米兰MEDEC文化艺术馆为其作品。据说是因为使用材料太差……

朝(闲)圣(逛)的老母亲现场看来的感觉,弯曲波浪的玻璃造型确实足足酷炫,可是门口那些竖线条的超级集装箱确实寒碜了点,刚一进门,老母亲以为自己误闯了汽修厂。

比如室内现场是这样的:

▲图片源于网络

而大师期望的效果是这样的:

▲图片源于网络

抛开这些八卦不表,老母亲其实想分享的是去年在该馆参观过的一场展览,即“莫迪里安尼生平展”(Modigliani Art experience),策划是媒体机构Crossmedia Group。

这个机构酷炫的网站首页自我介绍是这样的:

“Crossmedia is a future-built agency, one that focuses on solving problems. We are a super-charged, 100% transparent, highly analytical, totally integrated, creative media agency. And, we like to have fun.

Crossmedia is not for everyone, and that’s okay.”

同行中学工程学的一位非著名美女这样评价:“进来前我连莫迪里安尼是谁都不知道,进来后看了两遍,要不是时间快闭馆了,我还能看!”

作为被娃遛着跑的老母亲,则无比感谢的是——真好,把展览空间缩小到一百平方以内,省的我追的老腰疼,而且节奏舒缓,视听效果极佳,宜观赏宜催眠,极大的改善了观展过程中的亲子关系!

以往这种生平类展览大多是罗列一堆画家的作品,再在展厅的中间用密封的玻璃柜子把画家生前用品重点照明展示。几乎不需要什么策划创新。这种陈列方式是完全沉默的,观众需要极大的主动专注力,对儿童和兴趣缺缺的观众来说,是非常疲累的一种观展经历。

对老母亲来说,每次带着每次小祖宗莅临这种展览,就是一场大型的老母亲表演秀。给小祖宗介绍的时候不仅要从展品的艺术手法开始,还要有背景资料,旁征博引的历史小故事,有时候还要上升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层面,再配上奇形怪状的手舞足蹈版演讲方式,堪比一场大型项目的汇报现场。


一般画家的生平展观众其实应该有两种,一种是真的希望亲临现场能亲手临摹大师作品的专业人士,那么传统的展览方式无可厚非,毕竟博物馆、美术馆的主要责任就是保存文化、传承文明。


而对于大多数的另外一种人来说,莫迪里安尼和莫兰迪并没有太大区别,针对这种观众的重点则是:如何通过一次展览,专注在2小时内,把一个人的一生繁华,他的悲伤、快乐以及成就让观众感同身受地记忆深刻,并有所启发。这也是博物馆、美术馆的另一种责任:启蒙和教育

▲图片源于Amedeo Modigliani

作为画家的莫迪里安尼只活了36岁,后世评论他:通过表现形态结构的方法把形象通过夸张变形而特别拉长。拉长的线条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有韵律的优美节奏。他的作品有种高贵的忧伤但他在中国并不出名,令老母亲印象深刻的是其画作中模特空洞的眼神,悲伤不失体面、颓废不失优雅,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窥探。

     

▲图片源于Amedeo Modigliani

这次的展览所用的展览场所在一个横竖不超过一百平方的房间里。中间随意放置了几张长凳,观众可以随意选择朝向。展览所用的方式是音乐+投影。四面墙和地面都是载体。顶面设置了目测为3000流明左右的小型的投影仪,通过软件融合的方式把墙面和地面融为一体。

投影和浸入式体验的形式,在国内并不罕见,我一点不怀疑再过几年,投影仪和互动硬件方面中国的水平可以名列世界前沿,但是我在国内看到的大多数展览,都在利用这种科技和纬度幻觉而营造片刻的惊奇失重体验,或者一些似是而非的异类感官刺激,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挖掘。并没有在展览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。(当然主要也是软体层面的资金投入问题,大多数人看到硬件很贵,其实更贵的是idea。)

人类文明最近2000年一直在爆发性发展,有太多东西值得记忆和保存,而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经验有限,简单的记忆和保存依靠机器比人靠谱多了,斯皮尔伯格在《人工智能2001》里就已经开始探索人类和机器人的根本区别,即无法预计的情感和人性。文化类展览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代入感,通过策划人的视角,带领观众参与被展览人(物)的一生的情感和经历。

▲图片源于人工智能2001

回到这次的莫迪里安尼展览,开场以马奈的《沉思曲》响彻全场,仿佛预示了画家悲剧的一生,展览的表现形式很简单,图片——音乐——长片段交织,仅在重要阶段以非常理性且简短的文字出现在四周屏幕上,提示画家的生活遇到了什么重要转变,极大的保证了展览的客观性。以及最重要的:给予观众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。

与传统说教类的文字不同,比如表现画家所受到的影响,展览没有干巴巴的说他经历过什么什么教育,受到了谁谁的影响,几幅重要的美术作品,从古罗马壁画到雕塑拉奥孔、太阳神阿波罗再到庞贝壁画和他的老乡波提切利的《维纳斯的诞生》,几张浸淫在音乐中的图片就完成了任务,而且形式新颖,充满变化,儿童也能在觉得有趣中理解。

到了转型时期,塞尚和劳特累克的大幅作品又间次交错呈现在大屏幕上,巨大的笔触能看到艺术的传承和转型。图形的视觉冲击力完成了叙事的任务。

整个媒体作品的策划,展现了极大的克制力,史上虽然记录画家一生伴随着放荡、酗酒和毒品,但是影片对酗酒这段的表现,仅仅是画家边喝酒边沉浸在雕塑工作中的剪影。

上帝赋予我们的大脑,并非只用来记忆,我们记得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往往都和情感有关,而对情感的反复训练又提炼了我们的感知和思维能力。一些展览中的繁冗罗列展品,我认为本身是影响展览效果的。一次文化类展览如同一场电影,观展后让观众感觉被知识和情感酣畅淋漓的洗礼,这才是它的终极任务。

对于画家一生中的生活背景,默片时代的影片被用在这里,简洁有力的说明了时代的特征,一场舞会的短片也交代了画家生活方式的纸醉金迷,音乐的配合在这里也是高昂有力的。

到了最后,画家死亡,策划者以三维还原了场景,长镜头从工作室外的窗户开始,慢慢切入家徒四壁的画室内。空荡荡的画室意味着人去楼空,男声咏叹调使哀伤弥漫在整个室内。

莫迪里阿尼一生所画的模特大多没有画眼睛,而他的妻子珍妮除外,他曾说过:当我了解你的灵魂时,我才会画你的眼睛。画家死后第二天,珍妮带着9个月的身孕跳楼殉情。他们意大利文的墓碑是这样写的:莫迪里阿尼,在即将达于光荣的巅峰之际,被死亡捕捉。珍妮,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伴侣,直到烛灭灯尽。

展览的最后,观众仿佛乘坐在一个玻璃盒子里,缓慢忧伤的漫步在画家和妻子的墓园里,灰暗的色调意味着沉寂,画家的一生就此谢幕。

如果说画家的一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美,表现美,那么一场成功的展览策划,即是使更多的人理解美以及它背后的含义。可以预见,未来的展览策划发展的前景,一定会是比简单陈列更加撼动人心的形式。

美,是节奏和旋律,不止表现在视觉层面。真正的美具有触及人心的力量。美,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。观看画家激荡的一生,本身也是美。


“追求美是一个痛苦的经历,但是这种追求本身会使我的灵魂升至至善美的境地。” ——莫迪里安尼